牌号 | 化学成分(质量分数%) |
牌号
中国ISC
|
标准规定了优质碳素钢热轧盘条的订货内容、制造工艺、技术要求、试验方法、检验规则、包装、标志和质岱证明书等内容。适用于公称直径为5 mm~ 52 mm 的优质碳素钢热轧盘条。
GB/T 4354-2025 代替 GB/T 4354-2008 和 GB/T 33165-2016《高碳钢盘条中心偏析定量分析方法》,与GB/T 4354-2008相比,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,主要技术变化如下:
一一更改了冶炼方法;
钢由转炉或电弧炉冶炼,必要时可进行炉外精炼,冶炼方法一般由供方选择。经供需双方协议也可采用其他的冶炼方法,并在合同中注明。
一一更改了脱碳层要求;
30钢及以上的盘条应进行脱碳层深度检验,盘条一边总脱碳层(铁素体+过渡层)深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。未注明时,按II组执行。
表1 脱碳层
组别 | 公称直径 D /mm | ||
D<10 | 10≤D<25 | D≥25 | |
Ⅰ组 | ≤0.08 | ≤1.0%D | ≤1.0%D |
Ⅱ组 | ≤0.12 | ≤1.5%D但不大于0.25 |
一一更改了表面质量要求;
盘条应切除头尾有害缺陷,其截面不应有缩孔、分层及夹杂。
盘条表面应光滑,不应有裂纹、结疤、夹渣、耳子、折叠等影晌使用的缺陷;
盘条表面允许有深度(或高度)不大于0.10mm的麻点、凹坑、划伤、氧化铁皮压入等轻微的局部缺欠。
一一更改了盘条重量要求;
每盘应由一根组成,且不应有焊接等任何形式的接头,每盘重量一般应为1500 kg~2500 kg。
允许每批有5% 的盘数(不足两盘的允许有两盘)的盘重小于1500 kg , 但不小于1000 kg。
一一更改了数值修约要求;
检验结果的数值修约应符合GB/T 8170 的规定。
一一增加了索氏体含最检验要求;
65 钢及以上的盘条的金相组织主要为索氏体组织,索氏体含量应符合表2 的要求,有特殊要求可以在合同中注明。
表2 索氏体含量
牌号 | 索氏体含量% |
65、65Mn | ≥70 |
70、70 Mn | ≥75 |
75、80 | ≥80 |
85 | ≥85 |
一一增加了对网状渗碳体、马氏体等有害组织检验要求;
65 钢及以上的盘条需进行网状渗碳体、中心马氏体检验,且应符合表3 的要求。
牌号 | 公称直径 /mm | 网状渗碳体/级 | 心部马氏体/级 |
65~75 65Mn~70Mn | ≤6.5 | ≤1.5 | ≤1.5 |
>6.5 | ≤2.0 | ≤2.0 | |
80~85 | ≤6.5 | ≤2.0 | ≤2.0 |
>6.5 | ≤2.5 | ≤2.5 |
一一增加了中心偏析要求;
根据需方要求,经供需双方协议,可对60 及以上盘条进行中心碳偏析检验,不应有3级及以上中心碳偏析。
根据需方要求,经供需双方协议,可对碳含量大于0.65% 的盘条进行中心偏析定量分析检验,指标由供需双方协议规定,并在合同中注明。
一一增加了力学性能具体要求;
盘条应进行拉伸性能检测,并提供抗拉强度、面缩率结果。
经供需双方协商,也可规定力学性能具体要求。表4为典型牌号的力学性能指标参考范围。
表4 典型牌号的力学性能指标参考范围
牌号 | 公称直径 /mm | 抗拉强度 /MPa | 面缩率 / % |
40 | ≤8.0 | 630~800 | ≥45 |
45 | ≤8.0 | 680~860 | ≥43 |
50 | ≤8.0 | 730~920 | ≥42 |
55 | ≤8.0 | 780~950 | ≥41 |
60 | ≤8.0 | 840~1040 | ≥40 |
65 | ≤8.0 | 890~1070 | ≥38 |
70 | ≤8.0 | 960~1160 | ≥35 |
75 | ≤8.0 | 1020~1220 | ≥32 |
80 | ≤8.0 | 1070~1320 | ≥30 |
85 | ≤8.0 | 1100~1360 | ≥28 |
注:70钢及以上的盘条为时效后数据。 |
一一增加了尺寸和外形允许偏差要求;
盘条的尺寸、外形及允许偏差应符合GB/T 14981-2009 中B 级精度的规定。